本周债市波动较小,10Y国债收益率单日波动幅度多在1bp以内,在较宽松的资金面影响下,10Y国债收益率周度下行0.44bp至1.640%,国债收益率曲线“牛陡”。本周公布的5月经济数据虽然显示社零较强,并且潘行长陆家嘴论坛并未提及增量短期宽松政策,但在宽松资金面支撑下,债市对上述利空反应均不大。
债市持续表现平淡,多数市场投资者在等待“债牛”信号,我们基于此想法复盘2022年以来催化债牛启动的因素,试图总结规律。
我们对“债牛”行情的定义为:1)10Y国债收益率大趋势仍在下行通道中;2)从行情启动至结束,时间至少持续1个月,10Y国债收益率下行幅度至少达到20bp,期间回调幅度不超过5bp。2022年至今一共出现4次符合定义的“债牛”行情。
基本面视角:基本面是10Y国债收益率行情启动的基础,当经济预期转弱、信用收缩时,10Y国债往往表现较好。2022年以来前三轮“债牛”行情启动时,经济均存下行压力,特别是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同比增速均触顶回落,第四次“债牛”启动时虽然经济处于弱改善阶段,但市场对稳增长政策预期落空,经济预期转弱。
资金面视角:偏松的资金面是打开长债收益空间的必要条件,若资金维持平稳偏松,则机构加杠杆博弈久期意愿大概率抬升。2022年以来四次“债牛”行情中,前三次均呈现资金宽松先于行情启动的特点,但2024/10/24开启的“债牛”更多由机构一致性拉久期驱动,与资金面有所脱敏。
机构行为视角:机构行为对债市影响权重上升,基金久期和分歧度有一定领先性。近年来,债市对基本面变化反应不大,甚至部分时期(2024Q4)对资金面也有所脱敏,机构行为成影响债市的重要因素。根据历史经验来看,当观测到机构出现一致性拉久期行为,或是10Y国债收益率向下突破的信号。2022年以来四轮“债牛”启动前1-3周,基金往往出现一致性拉久期现象,过去四轮“债牛”行情启动前一周,基金久期中枢平均抬升约0.18年,久期分歧度平均下降0.02。
基本面是决定“债牛”的核心因素,现阶段基本面与资金面共同支撑债市处于利多环境。当前,经济数据未出现明显改善,流动性其实是基本面的内生变量,配合财政发力和稳增长诉求下,货币政策大概率延续宽松基调,叠加实体融资依然不强,资金面或继续维持均衡偏松。机构行为指标可作为参考变量,中长期利率型纯债基金久期已经连续两周抬升,但分歧度连续两周持平,说明现阶段债基久期抬升由部分基金提前抢跑贡献,还未出现一致拉久期行为,或表明债牛行情尚未完全启动,但现阶段已处于高胜率时期。2025年行情节奏较快,久期布局应提前进行,建议后续密切关注基金久期、分歧度等机构行为指标调整仓位。一旦央行买断式逆回购放量、重启国债买卖或外部环境显著恶化等催化事件出现,将有望在6-8月期间推动债牛行情兑现,但是10Y国债收益率下行幅度可能不会超过20bp。虽然我们对历史“债牛”复盘的样本筛选条件是要求10Y国债收益率下行幅度超过20bp,但现阶段10Y国债收益率已降至1.64%,绝对水平已远低于过去两年,若下一轮“债牛”启动,下行幅度大概率不会超过20bp。
风险提示:宏观调控力度超预期,可能带来基本面改善超预期。海外环境变化超预期,可能通过政策对冲、基本面变化等渠道对债市产生较大影响。
1.周度回顾(2025/6/16-2025/6/20)
本周(2025/6/16-2025/6/20)债市波动较小,10Y国债收益率单日波动多在1bp以内,在较宽松的资金面影响下,10Y国债收益率周度下行0.44bp至1.640%,国债收益率曲线“牛陡”。本周公布的5月经济数据虽然显示社零较强,并且市场对潘行长在陆家嘴论坛公布新增货币政策的预期落空,但在宽松资金面支撑下,债市对上述利空反应均不大。
2.2022年以来债牛启动的催化因素复盘
债市持续表现平淡,多数市场投资者在等待“债牛”信号,我们基于此想法复盘2022年以来催化债牛启动的因素,试图总结规律。
我们对“债牛”行情的定义为:1)10Y国债收益率大趋势仍在下行通道中;2)从行情启动至结束,时间至少持续1个月,10Y国债收益率下行幅度至少达到20bp,期间回调幅度不超过5bp。2022年至今一共出现4次符合定义的“债牛”行情。
2.1.基本面视角:预期转弱
基本面是10Y国债收益率行情启动的基础,当经济预期转弱、信用收缩时,10Y国债往往表现较好。2022年以来前三轮“债牛”行情启动时经济均存在下行压力,特别是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同比增速均触顶回落,第四次“债牛”启动时虽然经济处于弱改善阶段,但对稳增长政策预期落空,经济预期转弱。
从基本面视角复盘2022年至今四次“债牛”行情启动触发因素。2023/2/23开始的“债牛”,由不及预期经济目标的和地产转弱共同驱动:1)2023/3/5两会将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处于市场预期下限,市场预期出台大规模增量刺激政策可能性不大。2)虽然2023年一季度GDP增速超预期达到4.7%,但地产投资增速触顶后下行。2023/11/27和2024/8/12分别启动的“债牛”行情均由偏弱的工业生产和地产驱动,2023年10月、11月,以及2024年7月、8月均出现了制造业PMI在荣枯线以下加速收缩情形,同时,地产投资增速分别在2023年11月和2024年8月见顶。2024/10/24启动的“债牛”行情主要驱动因素在于11月8日人大常委政策力度未超预期,年内未调增赤字率和安排增发特别国债,稳增长预期减弱。
2.2.资金面视角:资金从紧转松或催化“债牛”
偏松的资金面是打开长债收益空间的必要条件,若资金维持平稳偏松,则机构加杠杆博弈久期意愿大概率抬升。
2022年以来四次“债牛”行情中,前三次均呈现资金宽松先于行情启动的特点,但2024/10/24开启的“债牛”更多由机构一致性拉久期驱动,与资金面有所脱敏。2023年1-2月信贷投放规模较大,叠加央行“长钱”投放较少,资金利率震荡上行,但是2023年3月17日央行宣布降准25bp呵护资金面,缓解2月份资金面收紧压力,资金利率下降。2023年11月相比10月资金面明显转松,2023年11月15日,央行天量投放1.5万亿MLF缓解资金面压力,2023年11月27日,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灵活有力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在以往“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措辞基础上增加“有力”二字,市场对资金面担忧缓解。2024年8月央行开启国债买卖操作,买短卖长,全月净买入1000亿元,为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价格整体下行。
2.3.机构行为视角:影响权重上升,基金久期和分歧度有一定领先性
近年来,债市短期走势对基本面变化反应不大,甚至部分时期(2024Q4)对资金面也有所脱敏,参考机构行为指标判断债市短期走势的投资者在增多,根据历史经验来看,当观测到机构出现一致性拉久期行为,或是10Y国债收益率向下突破的信号。
机构行为对债市走势的影响权重逐渐上升,在2024/10/24启动的“债牛”行情中尤为明显。以保险为代表的配置盘抓住2024/9/26之后债市调整窗口大幅增配。11月8日人大常委会并未增调赤字和安排增发特别国债,交易盘趁着地方债供给压力尚未到来选择继续做多,在配置盘和交易盘共同做多力量下,10Y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即使2024/10/24-2025/1/6资金利率趋势性抬升导致负carry,交易盘仍在继续博弈资本利得,对资金收紧阶段性钝化。
从历史规律来看,2022年以来四轮“债牛”启动前1-3周,基金往往出现一致性拉久期现象,过去四轮“债牛”行情启动前一周,基金久期中枢平均抬升约0.18年,久期分歧度平均下降0.02。
3.静待催化,6-8月或是“债牛”窗口
基于基本面、资金面以及机构行为视角,对2022年以来四段催化“债牛”行情启动因素进行复盘,并比较现阶段债市运行特征,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基本面是10Y国债收益率下行的基础和核心驱动力,基本面低于预期往往带来债牛。但现阶段债市对基本面敏感度正在逐渐减弱,特别是现阶段随着“稳增长”加码,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经济向上弹性不大但也难大幅走弱正成为一致预期。
二、资金面转松为债市做多创造有利条件。一般情况下,资金从紧转松往往为债市提供做多条件,并且资金出现边际变化的时刻往往预示着“债牛”行情的开始。但资金收紧不代表债市将转熊,在较为极端行情中(2024Q4)并,即使资金持续收紧但债牛仍持续。
三、“债牛”行情开始前,往往出现债基一致性拉久期信号,若一周之内基金久期中枢平均抬升约0.18年,久期分歧度平均下降0.02,可能是“债牛”行情启动信号。
基本面是决定“债牛”的核心因素,现阶段基本面与资金面共同支撑债市处于利多环境。当前,经济数据未出现明显改善,流动性其实是基本面的内生变量,配合财政发力和稳增长诉求下,货币政策大概率延续宽松基调,叠加实体融资依然不强,资金面或继续维持均衡偏松。机构行为指标可作为参考变量,中长期利率型纯债基金久期已经连续两周抬升,但分歧度连续两周持平,说明现阶段债基久期抬升由部分基金提前抢跑贡献,还未出现一致拉久期行为,或表明债牛行情尚未完全启动,但现阶段已处于高胜率时期。2025年行情节奏较快,久期布局应提前进行,建议后续密切关注基金久期、分歧度等机构行为指标调整仓位。一旦央行买断式逆回购放量、重启国债买卖或外部环境显著恶化等催化事件出现,将有望在6-8月期间推动债牛行情兑现,但是10Y国债收益率下行幅度可能不会超过20bp。虽然我们“债牛”复盘的样本筛选条件是要求10Y国债收益率下行幅度超过20bp,但现阶段10Y国债收益率已降至1.64%,绝对水平已远低于过去两年,若下一轮“债牛”启动,下行幅度大概率不会超过20bp。
4.风险提示
宏观调控力度超预期,可能带来基本面改善超预期。海外环境变化超预期,可能通过政策对冲、基本面变化等渠道对债市产生较大影响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