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而托
近日,四川信托风险化解迎来里程碑式进展。3月26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裁定终结该公司重整程序,标志着这场历时五年的风险处置攻坚战进入新阶段。根据公告部署,四川信托将有序启动TOT产品底层资产回款分配、业务恢复等后续工作,为后续同类机构风险处置提供了重要实践样本。
2020年12月22日,四川银保监局发布通知,为进一步推进四川信托风险处置,四川银保监局将联合地方政府派出工作组,加强对四川信托的管控,督促其尽快改组董事会,委托专业机构提供经营管理服务,防止风险敞口扩大,积极采取风险处置措施,切实保护信托当事人和公司债权人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针对四川信托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工作组将会同相关部门依法加强调查,积极追偿股东及其关联方非法占用的资金,坚决惩处违规人员,严厉打击犯罪行为,严肃市场纪律。
除了四川信托,让我们来看看,2020年以来被接管/托管的其他信托公司结局如何。
一:新时代信托
2020年7月,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公告,新时代信托机构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触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三十八条和《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接管条件。
银保监会相关人士表示,接管新时代信托后,相关公司债权人需根据新时代信托指定的时间和方式,对债权进行登记。接管组将对债权进行核对并确认。同时,接管组将积极采取多种有力措施清收资产,并争取引入新股东增加资本实力,依法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2022年6月2日,新时代信托发布了《新时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受让投资者信托受益权的公告》和《关于新时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受让信托受益权签约相关服务安排的提示》,公布了自然人投资者本金的化解方案。清偿方案称,新时代信托将于2022年6月8日至2022年6月28日期间受让投资者持有的合格信托受益权。
2022年6月29日,被接管的新时代信托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受让投资者信托受益权工作进展情况的公告》称,截至6月28日签约期满,已有人数占比99.5%的投资者完成签约。
二:新华信托
2020年7月,新华信托因触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三十八条和《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接管条件而被原银保监会接管,接管期限为一年。
2021年7月16日,原银保监会决定延长新华信托接管期限一年,自2021年7月17日起至2022年7月16日止。2022年6月16日,《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破产清算的请示》获得原中国银保监会批复,同意新华信托进入破产程序。
2023年5月26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宣告新华信托破产。新华信托由此成为我国自2001年《信托法》颁布以来首家破产的信托公司,业内持牌信托机构也将随之缩减至67家。
三:中融信托
2023年9月15日,中融信托在官网发布公告称,与建信信托、中信信托签订委托管理服务协议。
公告表示,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本公司部分信托产品无法按期兑付。为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效能,经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审议通过,本公司与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委托管理服务协议》,聘请上述两家公司为本公司经营管理提供专业服务。
中融信托表示,本公司相关的债权债务关系、信托法律关系不因此而发生改变,我公司继续按照有关法律和信托合同约定,对信托产品投资者承担受托人责任。委托期限为2023年9月15日至2024年9月14日,双方协商一致可提前结束或延期。
截止到现在,中融信托尚未公布最终处置结果。
四:安信信托
2018年5月,安信信托的“安赢”系列部分信托产品陆续出现延期兑付,2019、2020年报披露公司连续两年出现巨额亏损,2020年4月6日被上海银保监会实施正式谨慎监管(托管)。
2021年7月安信信托发布重组方案,以股票定增作为化解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安信信托补充运营资金,化解流动性风险。安信信托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上海砥安公司成为安信信托控股股东(持股50.3%)。2023年2月安信信托获上海银保监局核准,变更名称。
2023年5月开始启动自然人打折兑付工作,兑付方式:签署受益权份额转让合同,不分项目,不按底层回款,所有统一签署,和新成立的上海维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信托受益权转让合同》。截止2023年8月,有超过95%的签署率。
五:民生信托
2024年4月11日民生信托发布公告表示,为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效能,经股东会、董事会审议通过,本公司与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委托服务协议》,聘请上述两家公司为本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提供服务。本公司相关的债权债务关系、信托法律关系不因此而发生改变。委托服务自2024年4月11日开始,结束时间由双方协商。
截止到现在,民生信托也尚未公布结果。
信托公司被接管/托管后通常有以下几种可能走向:
风险化解后恢复正常经营:如果信托公司的问题并非不可挽回,接管组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清收资产、优化业务结构、补充资金等,成功化解了公司的风险,使公司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达到监管要求和正常运营的标准,那么信托公司有可能恢复正常经营。例如,四川信托在2024年4月23日被成都中院裁定受理破产重整申请后,拟通过出资人权益调整,引入实力雄厚的重组方,重构股权架构,化解债务风险,全面恢复四川信托的正常运营。
实施破产清算:当信托公司的资产严重不足以清偿债务,且无法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债务重组和经营改善时,可能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如新华信托,因信托资金多投向房地产领域,加之违规刚兑导致负债大幅增加,出现信用危机,2023年5月26日,法院裁定宣告新华信托破产。
进行业务整合与转型:接管组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况和信托公司的实际状况,对其业务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剥离不良资产或非核心业务,推动公司向更加合规、稳健的业务模式转型。例如,一些被接管的信托公司可能会减少高风险的房地产信托业务,增加对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资,以适应监管要求和市场变化。
被其他机构合并或收购:在接管过程中,监管部门或接管组可能会积极寻找合适的战略投资者或其他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对被接管的信托公司进行合并或收购。通过这种方式,借助外部机构的资金、资源和管理经验,实现信托公司的重组和发展。
长期处于接管或托管状态:如果信托公司的问题复杂,各方利益难以协调,或者在风险处置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可能会导致公司长期处于接管或托管状态,持续进行资产清查、债务处理等工作,直到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因为长期处于接管状态不利于信托公司的稳定发展和市场信心的恢复。
来源:综合其他媒体
上一篇 卫濛濛:信托在满足银发客群“养得安心”需求中发挥独特作用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