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区块链之家!

今天是 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关注经济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再扩容4只 购买额一年增长了4倍

产品总只数增加至30只,累计购买金额超60亿元。

个人养老金制度推行至全国后,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也迎来一次扩容。12月16日,中国理财网发布第六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产品总只数增加至30只。

最新的产品名单显示,工银理财新增3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中银理财新增1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4只新增产品均为每日开放产品,风险等级均为二级,风险程度适中。其中,有3款产品为固定收益类,1款产品为投资优先股的混合类产品。

此前的7月,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时隔7个月迎来再次扩容,农银理财、中银理财、中邮理财各新增1只产品后,总只数达到26只。

2023年2月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推出以来,理财登记中心已支持包含工银理财在内的6家理财公司成功发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理财登记中心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共有19家商业银行代销26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投资者累计购买金额超60亿元。

相比今年7月时披露的数据(超47亿元),这一累计购买规模在5个多月时间里增加了约13亿元,不过增速较前7个月有所下降。对比来看,截至去年12月第四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上架”时,投资者累计购买金额超12亿元。这意味着,一年左右时间里,投资者累计认购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规模增加了48亿元左右,较去年末增长了约4倍。

12月12日,人社部等五部门发布通知,宣布自12月15日起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

根据2022年原银保监会(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信息,首批可以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银行和理财公司包括6家大型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5家城市商业银行和11家理财公司。

目前,上述30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由6家理财子公司发行,其中贝莱德建信理财在去年9月推出了首只合资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截至目前,工银理财共发行11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中银理财发行了7只产品,农银理财发行5只,中邮理财发行4只,建信理财发行2只,贝莱德建信理财有1只产品。

从银行代销情况来看,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显示,上述23家商业银行中已有20家银行有个人养老理财产品销售记录。其中,招商银行交通银行销售数量居前,分别为11只和10只;工商银行销售数量为8只;光大银行、广发银行、江苏银行销售数量均为7只;中国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销售数量为6只;农业银行民生银行销售数量为5只。其他9家银行销售数量在5只以下,另有华夏银行南京银行、恒丰银行尚未显示代销记录。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全面铺开,如何通过提升收益率增加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获得感备受关注。面对个人养老金账户缴费、投资热情不高等问题,不少专家指出,持续丰富产品供给可以满足多元化需求、扩大个人养老金制度实质覆盖面,但也并非产品越多越好,在费率等方面延续普惠性的同时,更关键的是在产品收益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下功夫,真正做到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差异化。另有机构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未来投资模式的创新也有助于改善这一痛点。

从此次新增的4只产品来看,业绩比较基准在2.2%~3.8%之间(部分产品代销渠道信息与中国理财网登记信息略有差异)。其中,工银理财此次推出的3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最短持有期分别为366天、520天、500天,业绩比较基准区间分别是年化2.2%~2.8%、2.4%~3.0%、2.6%~3.4%。中国银行手机App显示,中银理财“福”(18个月)最短持有期固收增强理财产品2号产品L类份额业绩比较基准为年化2.8%~3.8%。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区块链之家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信而托近日,四川信托风险化解迎来里程碑式进展。3月26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裁定终结该公司重整程序,标志着这场历时五年的风险处置攻坚战进入新阶段。根据公告部署,四川信托将有序启动TOT产品底层资产回款分配、业务恢复等后续工作,为后续同类[全文]
    2025-04-02 16:10
  • 专题: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4年会 12月22日金融一线消息,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4年会(十一届)日前在北京正式召开。外贸信托总经理卫濛濛出席并参加圆桌论坛“穿越波动:老龄化趋势下的财富管理转型与[全文]
    2024-12-23 04:29
  • 产品总只数增加至30只,累计购买金额超60亿元。个人养老金制度推行至全国后,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也迎来一次扩容。12月16日,中国理财网发布第六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产品总只数增加至30只。最新的产品名单显示,工银理财新增3只个人养老金理[全文]
    2024-12-17 04:12
  • 界面新闻记者 | 韩宇航近日,据媒体报道,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出手干预,下发通知要求理财公司不得违规通过收盘价、平滑估值及自建估值模型等方式去熨平产品净值波动。界面新闻了解到,银行理财公司采取收盘价估值、自建估值模型背后,是理财对平滑净值波[全文]
    2024-12-13 04:06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区块链之家 home.bjdshi.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