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区块链之家!

今天是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关注经济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投

当AI偷走我的“脸”,专家这样支招金融反诈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付乐 冉学东 北京报道

只需一张照片,经过软件处理,就能生成视频,且可变年轻,可变老态,可变声音,普通人肉眼基本无法识别。这样一段瞬间就能够生成的视频,成为了不法分子用来诈骗的工具。如果用这类视频发给亲友用来借钱,你会相信吗?普通民众又该如何防范呢?

“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传统犯罪持续下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已成为主流犯罪。AI诈骗、虚拟货币诈骗、GOIP简易组网诈骗等新型诈骗层出不穷,需要协同打击黑灰产业链,积极应对新型诈骗。”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吴震近日在2023第二届中国零售金融反诈发展论坛上表示。

新特征:“产业化”“技术化”

国务院联席办、国家反诈中心资金风控专家杨琛在会上指出,从总体上看,当前各行业反诈常态化治理格局已经基本显现。但是,近期发案形势出现反弹,攻防对抗持续在升级,电信诈骗犯罪团伙不断翻新诈骗的伎俩和手法。

当下,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正在以指数级的速度融合,尤其是今年以来,AIGC、ChatGPT等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实践迅猛发力,科技和金融正在加速融合。

“AI技术的迭代起飞背后,针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的欺诈行为也呈现出‘产业化’‘技术化’的新特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平表示,电信网络诈骗、有组织逃废债、不良代理投诉、不法贷款中介等行业痼疾日益凸显,由此黑灰产行为衍生出的新亚型犯罪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也侵害了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的正当权益。

《华夏时报》记者近日发现,在不少贴吧、群聊、短视频平台出现了不法贷款中介、逃废债的宣传广告,下方有网民进行咨询,二者再通过添加微信、QQ好友等方式进行下一步“服务”。目前,这类事件已经形成了一个有组织的、专业的灰色产业链,不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也扰乱了社会信用体系。

在会上发布的《中国零售金融逃废债风险报告》显示,这类组织内部一般有运营、推广、咨询、服务、技术等职能,并且衍生出众多细分领域的黑色产业链,全方位为借款人提供各项服务,“反催收”“征信修复”“逾期修复”“网货止付、分期、退息”“债务优化”等业务模式层出不穷。

那么,黑灰产到底如何侵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呢?新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运营官刘波从事前攻击、事中欺诈、事后诈骗全链条切入,剖析“电信网络诈骗、有组织逃废债、不良代理投诉、不法贷款中介”等四大行业痼疾。披着伪装的合法外衣,采用千层套路、千变技俩,黑灰产有组织的模板化、系统化、全渠道反复缠诉侵占了正常客户的服务时间,降低了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服务质量,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害群之马”。

提到黑产盛行的原因,蓝海银行行长宋学峰分析到,首先纾困政策被恶意利用,疫情期间普惠小微贷款“应延尽延”,个人贷款、信用卡逾期合理延后还款期限等纾困政策被恶意利用。其次是监管重视程度提高,监管部门要求各类金融机构切实落实消保主体责任,对各类金融机构的消保考核和监管日益严格。其次是催收行业制度尚不完善,目前催收行业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缺少规范的行业准入标准,缺乏明确的催收行为规范。最后是黑产打击难度大,黑产组织具有隐蔽性、专业化以及受害人分散等特点,依法查处黑产存在举证难、处置难、联系难等难题。

拦得住、追得了、返得回

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升级对经济社会和金融安全可能造成的冲击和挑战?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提示,对AI虚假与AI操纵必须高度警惕。他建议,国家层面建立AI信任制度,加强AI监管,在立法和执法层面明确禁止AI造假和AI欺诈,赋予合格企业AI信任标志,在国家层面建立预防AI操纵的防火墙。

“对金融行业来讲,其目标就是努力实现被骗资金要拦得住、追得了、返得回。”杨琛表示,首先要联合各家金融机构依法开展专项治理,除了行业主管部门以外,各家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反电信诈骗法所规定的主体责任,依法开展专项治理,全力挤压涉诈违法犯罪的生存空间。

其次要加强信息共享,实现协同治理。再次要完善风控模型,精准管控涉案的账户。“随着资金转移的趋势变化,以及我们和洗钱团伙的对抗、博弈升级,很多原有模型较难适应当前的形势和变化。”杨琛指出,各家机构要围绕存量账户、开卡、可疑交易等这些重点环节,不断完善实时风控模型,对精准研判出的涉诈银行账户实行有效管控。

最后是要全力保护好潜在受害人的资金安全。当前,公安部正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对潜在受害人的上门预警劝阻工作。这项工作每天预计减少1亿元的损失。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区块链之家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区块链之家 home.bjdshi.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