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日渐转冷,腌腊需求逐步启动,“淡季不淡”的猪价中枢价格,有望获得继续抬高的支撑。
目前,国内猪价虽然持续回调,但仍处阶段性高点。今年三季度,国内猪价(外三元,下同)创下年内最高价约21.3元/公斤后,就持续回调。截至11月27日,猪价报16.52元/公斤,较高点回调约22.4%。
本轮猪周期演绎至今,经过20余月产能去化,猪价在今年企稳上升,全行业步入盈利阶段。结合能繁母猪存栏量及上市猪企当前较低的扩产意愿来看,生猪供给端暂时未对价格形成压力,需求端则成为猪价涨幅空间的关键推手。业内认为,随着气温逐渐走低,2025年春节脚步临近,腌腊等季节性猪肉消费需求,有望支撑价格。
猪价较年内高点已回调20%
从生猪绝对价格看,今年猪价走势先扬后抑,在季节性消费需求较弱的8月份,生猪价格创下年内最高值,约21元/公斤,此后便进入下行通道。国庆节后,生猪价格跌破18元/公斤,11月以来继续探低,目前约为16.5元/公斤。
四季度是上市猪企冲刺全年出栏量的关键期,猪价与猪企的盈利规模关系密切,全年最后一个月的猪价走势,对猪企四季度业绩的影响重大。
供给端来看,11月以来,全国生猪二次育肥的积极性持续疲软,补栏积极性也没有出现提升,相对充足的供应局面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根据官方数据,二、三季度,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分别上升1.2%、0.6%,环比增速放缓也显示出,四季度补栏积极性将弱于三季度。截至三季度末,上市猪企平均资产负债率仍维持在61.5%的高位,加上冬季往往是北方疫情的高发期,上市猪企补栏意愿偏低,使得猪肉短中期内的供应局面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而在需求端,今年以来,猪肉消费复苏略显缓慢,终端需求仍无法较好承接供给,导致三季度猪价持续回调。近日,全国气温普降后,市场对大猪需求略增,主要系腌腊等活动逐步启动。
就2025年春节前的猪价走势,某农业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腌腊季节有望提振猪肉终端消费,预计会对猪价近期走势形成支撑,年底的猪价将震荡偏强。中长期来看,上市猪企业经过前几年大幅度扩产后,现金流普遍处在较低水平,当前的经营重心是提升养殖效率、管控生产成本,产能回补较慢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猪价。
上市猪企扩产谨慎
猪肉价格决定一轮猪周期上行阶段,上市猪企的盈利弹性,出栏规模则是盈利规模的基础。梳理上市猪企的三季报、调研公告,生猪价格回暖以及降本增效得当,是全行业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
出栏规模方面,头部猪企的扩产意愿偏低,主要通过降本来提升单头猪的盈利空间。牧原股份在11月的机构调研中表示,截至2024年9月末,牧原股份生猪养殖产能为8086万头/年,今年的产能利用率有一定提高,但未能实现满产,未来新增产能建设速度较前期会有所减缓。
牧原股份表示,公司生猪养殖产能是根据特定的参数所估算的设计出栏规模,当前生猪生长潜能并未充分发挥,随着公司生产效率、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未来的出栏量将具备较大弹性,现有的产能规模可实现更高的出栏规模。据了解,牧原股份10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至13.3元/kg,相比年初的15.8元/kg下降2.5元/kg,其中饲料价格下降贡献50%左右。
温氏股份(300498.SZ)在近日的投资策略会上提到,截至10月末,公司能繁母猪168万头,公司种猪场竣工产能约4600万头(即目前公司的种猪场满负荷状态时,能繁母猪按正常生产性能可产出的商品猪苗量为4600万头),育肥阶段有效饲养能力(含合作农户、家庭农场及现代养殖小区等各类方式)合计约3700万头。
谈及生猪养殖行业扩产和社会资本进入的情况,温氏股份称,根据观察,目前行业整体扩产较为谨慎,主要由规模扩张往提质方向转型,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盈利能力。目前未了解到社会资本大量进入行业的情况,可能系养猪业风险较大、投资成本较高、当前猪价吸引力较小等原因所致。当前猪价对成本控制优异的参与者而言,仍处于合理位置,能够获得合理利润。
基于出栏规模难有大幅增长的预期,二级市场年内对待生猪板块的态度冷淡。截至最新收盘日,猪板块个股股价的年内涨跌幅平均值为-13.73%,大幅跑输上证指数、沪深300等主要股指,仅5只个股年涨幅为正数。巨星农牧(603477.SH)领跌板块,股价一度在年内“腰斩”,目前累计下跌48.9%;新五丰(600975.SH)、华统股份(002840.SZ)、唐人神(002567.SZ)、金新农(002548.SZ)等小市值猪企的年内股价跌幅都超过25%。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